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,锦江万里桥头的华西坝,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医学城,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/华西医院。
1950年,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华西协合大学;1953年,经院系调整为四川医学院,医院更名为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;1985年,四川医学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,医院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;2000年,四川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合并,学院/医院更名为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/华西医院。
回望历史,从1892年的西医诊所,到现在学科门类齐全、师资力量雄厚、医疗技术精湛、诊疗设备先进、科研实力强大的临床医学院及医院,历代华西人通过一百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,建成了当今中国一流、世界知名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/华西医院。
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进展迅速,整体实力不断提升。在教育部2012年一级学科评估中,我院临床医学排名并列第四、中西医结合排名全国第四、护理学排名全国第二;现有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9个,重点培育学科2个;在国家卫生计生委“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”项目中,我院已有32个专科进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,数量名列全国医院第一;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专科声誉和最佳医院排行榜上,连续五年名列全国第二。现全院已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、973首席科学家3人、长江学者10人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、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13人、青年“千人计划”12人、省“千人计划”17人;24人担任国家级学会/协会主委、副主委,150人担任省级学会/协会主委、副主委;人力资源结构逐步优化,渐趋合理。

医疗方面,华西医院是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,医疗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。医院运行院区占地五百余亩,业务用房60余万平方米。设有成都国学巷本部及温江医疗院区,全托管成都上锦南府医院(简称“上锦分院”),各院区服务功能定位明确:院本部床位4100张,以诊治疑难危重疾病为主;温江院区床位200张,以诊治康复、肿瘤及慢性疾病为主;现拥有13个省级医疗质控中心。全院设有44个临床科室,9个医技科室,1万余在职人员。门诊设专科、专病门诊200余种,最高日门、急诊服务量18000余人次;有国际标准手术室85间,日均外科手术300余台;有核磁共振8台、螺旋CT机5台、PET-ECT 2台、伽玛刀、X—刀、血管造影仪、直线加速器、大型自动生化仪、各类内镜、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诊疗设备。2014年门、急诊量491万人次,出院病人22万人次,手术13万台次,平均住院日9.60天。医院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、单病种质量管理、医院感染管理等工作,不断开拓医疗新技术,各项终末医疗质量效率指标取得明显提升,患者医疗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。近年来不断创新优化门诊预约体系、多学科联合门诊、通科门诊、日间手术流程等医疗服务模式,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持续提升;在成人活体肝脏移植、肺癌外科和微创治疗、心脏介入治疗、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、胃肠微创手术、临床麻醉、影像医学、核医学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水平。
回眸间,华西已走过120余个春秋。如今的华西临床医学院/华西医院,恰如诗圣杜甫绝句中的“万里船”一般;这艘巨轮承载了历代华西人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,镌刻了华西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和精神风骨,在历经百年峥嵘岁月和近二十余年飞跃式的发展后,又驶向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。面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和挑战,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,华西人将坚守“关怀、服务”之理念,遵循“厚德精业、求实创新”之院训,深刻思考、精心谋划、科学考量、合理布局、凝心聚智,共同绘制出一幅能顺应医改新局面、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发展“航程图”,最终劈荆斩浪、冲出夔门、奔向大海,向成为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/医院的目标扬帆远航。